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主要特征,严重威胁人们的视觉健康。2023年3月12日至3月18日是第16个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主题是“关注青光眼:共识保视野,指南护光明”。
(资料图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青光眼患病率逐年递增,防治工作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青光眼患者人数为2180万,约占全球患者人数的1/4,是全球青光眼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因青光眼致盲者有600万。
目前我国青光眼患者管理存在疾病认知率低、定期随访意识薄弱、治疗依从性差等现状。如能在青光眼早期接受规范管理,可避免严重的视力损伤或失明。因此,实现尽早筛查、推动青光眼慢病管理模式,对青光眼诊疗与管理、降低致盲率具有关键意义。
这类“眼睛痛的”青光眼,预防甚于治疗!
青光眼有许多分类方法,临床通常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三大类。其中原发性青光眼又可以分为原发性闭角型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病率最高,也是老百姓常说的“青光眼发作要痛的”那种类型啦。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的典型症状即为眼压迅速升高、眼胀、眼痛伴视力骤降,可同时伴随有同侧头痛、恶心欲吐等躯体症状。由于急性发作期眼压可达到40-50mmHg(国人正常眼压范围在9~21mmHg),闭角型青光眼一旦急性发作,即可对视神经及眼球内各类组织产生不可逆的损伤,严重损害视功能及生活质量。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易患此类青光眼的患者应着重在大发作前的积极预防和患者宣教。
哪些人更容易罹患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
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
年轻时为远视眼的中老年人;
性情易波动、急躁、忧虑,所谓“青光眼性格”;
有偏头痛者
为什么做白内障手术可以预防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这是一个关于膨胀的故事~
白内障
随着年龄的增加,晶状体发生混浊,如果把眼球作为一台获取图像的照相机,相当于原本照相机清晰透亮的镜头开始老化,外观看变浑浊。而老化的晶状体,不仅会浑浊还会膨胀。这就是教科书中最为经典的老年性白内障分期之一:白内障膨胀期。在膨胀过程中就会诱发青光眼。
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白内障,碰上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青光眼,一时瑜亮,卧龙凤雏,可谓一丘之貉,狼狈为奸。当开始老化“膨胀”的晶状体的体积越来越大,房水流通的出口(房角)就会被膨胀的晶状体越挤越小,最后一下子挤关闭了,眼睛里的房水就流不出去,导致眼压升高,闭角型青光眼的大发作也就随时可能发生了。前文提到的易感人群,其眼球解剖结构在房角处,较之其他人群,多容易发生狭窄。本来家门就不大,邻居还把东西对在我家门口,可不就是打不开门出不去了~
白内障手术预防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原理是什么?
我们的晶状体厚度约4-5mm,而人工晶状体的厚度约0.5-0.6mm
白内障手术采取超声乳化的手段,让不足1mm厚的人工晶状体替代原本4-5mm厚的晶状体,“小房间变大户型”,术后会使前房空间明显增大,前房恢复正常深度,房角重新开放,利于房水流出,从而解决了眼压升高发生青光眼的问题。
X 关闭
如何预防青光眼发作?普陀医生来科普啦
江苏如东:让“无暇”的消费品质实现“无忧”的消费体验 当前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