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霞 发自北京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臧铁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本届以来,收到公民、组织对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提出的审查建议数量较以往也有大幅增加,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国家法治建设的关心,对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关切。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百三十次委员长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12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常委会将听取十三届人大以来暨2022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
“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保障宪法实施和监督的一项重要宪法性制度,对于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尊严、权威意义重大。”臧铁伟说。
据介绍,本届以来,经过持续努力和有力推动,备案审查工作全面开展、扎实推进,逐步实现显性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扩大备案范围,提高备案质量,规范报备方式,统一报备要求;加大审查力度,通过依职权审查、依申请审查、集中清理和专项审查、移送审查等方式,积极推进“有备必审”;增强纠错刚性,按照“有错必纠”的原则,对与上位法存在抵触或不一致问题的规范性文件督促制定机关纠错改正;备案审查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听取和审议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制度,制定或修改《法规、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办法》、《关于建立健全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的若干规定》、《法规、司法解释备案审查工作规程》等,规范备案审查程序和工作流程;备案审查能力不断增强,建成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和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建立备案审查案例指导制度,成立备案审查专家委员会,加强理论研究,加大宣传力度。
臧铁伟介绍,法工委承担备案审查具体工作,依法履职尽责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对收到的审查建议逐一进行研究,发现可能存在合宪性、合法性或适当性问题的,征求相关方面意见后,及时提出审查研究意见,督促和推动制定机关纠正,并按规定向审查建议人作出反馈;对不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范围且可能存在问题的,通过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移送有关方面研究处理。实践表明,认真接收、研究、处理公民、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并及时反馈,已经成为备案审查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推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严格遵守法定权限、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切实维护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
X 关闭
法工委:本届以来公民、组织提出备案审查建议大幅增加 天天速读
新华全媒+|各地因地制宜 保障农村地区群众就医用药需求